12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张凤荣教授做客我校第113期公共管理论坛,主讲人在人文社科楼M221为全体师生带来题为“基于时空视角的耕地保护思考”的报告,详细分析了耕地保护工作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次报告会由365游戏中心官网地址院长张安录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张凤荣教授首先介绍了耕地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逻辑起点,由于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并且基于我国的坡耕地多、优质耕地与经济建设空间重叠矛盾突出、耕地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少、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越来越大的这些基本国情,政府必须把解决吃饭作为头等大事,由此耕地保护政策应运而生。随后他指出,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经历了由耕地数量保护阶段转变为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阶段,最后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形式。新时代的耕地保护工作应在当前“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模式下充分利用“土地整治这一重要抓手”,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最后,张凤荣教授指出耕地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注重于生态安全下的耕地产能/承载力核算、撂荒耕地的产能损失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提升核算以及提等和升级对耕地产能提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报告最后,师生们进行了现场提问,张凤荣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并激励大家要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使命,同时他希望大家能脚踏实地的学习理论知识,为今后的耕地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背景资料】
张凤荣,男,1957年3月出生,河北沧县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系主任,第六、第七届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利用规划和保护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成果丰富;多次获得国土资源科技奖。其中有重大实践影响的成果有三项(1)首次提出发挥大都市耕地的多功能性,将耕地纳入绿色空间,将基本农田作为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绿色隔离带,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耕地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新思路。(2)通过发表系列论文和提交研究报告,促进了国土资源部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由注重数量保护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转变。其中,主笔完成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用于国土部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中首次将生态安全指标列为限制性指标。(3)是《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中耕地质量指标的拟定者,保证了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