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稳步、健康发展。在中泰关系中,中泰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成为中泰关系的一个亮点,今天中泰文化交流几乎涵盖了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文化交流层次上,既有政府间的交流也有民间、学校的交流,交流形式则多种多样,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中泰双方各类艺术团体的互访是中泰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中泰文化交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深入了解泰国学校在艺术方面的类型、传播及表演方式和泰国校园文化,2018年7月29日,我校赴泰国清迈大学对中泰两国校园艺术文化差异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舞蹈剧目的演出交流实践团顺利抵达泰国清迈,并进行一系列调研活动。
第一天在经过了三个小左右的航程后,我们顺利的到达清迈大学并入住学生公寓。整顿后实践小组利用下午的时间,去初步了解清迈这座城市。这一下午让实践小组的成员们一点点的感受到了清迈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让接下来与留学生的交流以及文艺汇报演出变得更加顺利,更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迎来了最重要的访学交流的第二天,伴随着朝阳,团员们乘坐观光车,在广播介绍中初步了解了清迈大学的人文风貌——它不仅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学,更是多国文化交流融合的孵化器。
那么不同特质的文化间如何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说,今天的国际文化交流必须是深层次的交流,深层次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有关心灵的艺术,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体,都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相互学习和借鉴,使外界能通过认识我们的精神产品来进入我们民族美好的心灵。而这也正是本次访学交流的意义与目的——用艺术推动文化交流,让艺术丰富精彩人生。
参观结束后,小组来到清迈大学生活动中心与留学生进行短暂交流。Furkan站在留学生的角度,对清迈大学进行了更为人性化的介绍。并回答了团员们和老师们对留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随后Lee分享了他初来清迈就被这座具有丰富文化多元性的城市吸引和决定留在清迈并发展至今的心路历程,讲述了清迈改变他心态的过程。他说,清迈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耐心,能够静下心来慢慢享受找寻生活中的美好。
下午两点,艺术交流文艺汇演正式开始。演出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是我校艺术团的表演,下半场则是清迈大学带来的文艺表演。上半场我校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表达了不同的文化与情感追求,舞蹈《茉莉花》清新脱俗,抚平现场每一个人内心的躁动,而《颂贤》和《武当》则再现了孔子之道,中国功夫和太极文化;民族器乐竹笛,古琴,二胡和琵琶所代表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弦乐表演既展现了西方音乐之美,也显示了我国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泰歌曲串烧则进一步表达这次访学对中泰文化交流的期待。
与我校表演不同的是,清迈大学将舞蹈和器乐融合在一起,将一个节目分为四个片段展示了泰国文化的别样魅力。花环舞表达了泰国人民对来访者的欢迎,击鼓舞和蝴蝶舞洋溢着节日庆典的欢乐,雨伞舞则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还原古代纺织和制造业的繁荣景象。
表演结束后两校师生合影留念,清迈大学师生送出对华农120周年的祝福,本次演出圆满结束。
耕读双甲子,薪火传天下,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由此团员们不仅了解了清迈文化,更用行动和付出让华农文化,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积极响应了“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等议题。
圆满结束了文艺汇演,之后团员们又走进清迈大学的艺术媒体技术365游戏中心官网地址的课堂,一起感受清迈的民族文化与艺术,聆听属于清迈的民族之音。
清迈大学教授SANAN THAMMATHI将泰国历史文化和民族艺术通过不同月份进行讲解,从祭祀习俗到民族音乐,可谓你有牡丹色,我有素荷美,清迈独特的文化魅力渐渐展露在团员们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清迈的祭祀文化和民族乐器。泰历的一月份相当于我国阳历的十一月(文章后部分所提月份均为泰历),每年一月,当地会举行祭祖仪式,与中国清明祭祖不同,泰国人会放置布施篮,通过高僧随机选择来为自己积累功德和为已逝亲人送去祝福。水崇拜文化则通过水灯节和天灯节体现,当地人民希望通过河水冲刷自身的病痛与罪孽,相信不幸和坏运气将随着“天灯”一起飞去。
随后教授介绍了几种兰纳乐器,不论是Sueng,SA-LOR,PIA,还是击打乐器Klong-Phu-Ja,SA-BAD-CHAI都与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以及现代乐器吉他和鼓有相通之处,这种相似相融就像各国文化一样,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信仰。那为什么重点讲解兰纳乐器呢?如果说孟莱王是一位的缔造者,Tilokarat王是英雄传奇,与他们相比,Kue Na王似乎不那么能折腾,然而他却是一位杰出的守护者,他在位时,兰纳王朝得到了长久的安宁,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兰纳的文化与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造就了如今的许多乐器。
后来的课程教授重点讲解了泰国的信仰,信仰是人文化的,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之内,但却可以通过科学判断信仰的好与坏。教授从个人生活说起,独特的吃穿住行,特定的礼仪习俗,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佛教的信仰。生活源于人性,先有与世无争的人性,才会有宁静简单的生活,清迈的淡然均源于南传佛教的教化。而经由历朝历代的护持,如今佛教已是全民信仰。而这种信仰的载体可以说是寺庙,寺庙始于14世纪,兴盛之时,南传佛教的信徒供奉着几百座佛像带着祥和的微笑于丛林中坐看云起,花开,月落。如今,重见天日的寺庙依旧履行着佛教信仰之责,是短期禅修的绝佳之处。学者蒋勋就将悟孟寺(What U Mong)当成自己的避世之所,常来常坐。
清迈,泰北玫瑰,一座远离都市的小城,也是邓丽君的归隐之地,多年之后,无数人循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来此慢生活。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所有小组成员深入了解了清迈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俗,开阔眼界的同时,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用更具有包含性的目光看待他国的文化并积极借鉴吸收。
文字:何冬妮||摄影:龚江琳